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小菜场上的家——同济本科生实验班作品展精彩回顾

小加 Duni凡加方案手绘 2023-09-18


小菜场上的家(精彩回顾)

——同济大学2017秋季学生作业展



上周,小编带大家围观了同济本科生实验班的作业展

小菜场上的家

电梯在此:

相关阅读1 强势围观 | 别人家的作业——同济本科生实验班作业展-01

相关阅读2 强势围观 | 设计里闪光的概念-同济本科生实验班作业展-02

相关阅读3 强势围观 | 神奇的脑洞-同济本科生实验班作业展-03


由于同学们反响热烈,

在此特别对这次作业展进行精彩回顾。

我们选取了比较受同学们喜爱的作品,

并整理了作品展全部21个作品的照片图集,

同学们可以微信后台回复

“小菜场上的家”

即可获得图集


那现在就开始回顾吧~


田园生活——张榕珊 



  本设计关键词为田园生活,作者试图通过将种植活动引入菜场和住宅的方式,为社区及周边居民提供发生社交活动的场所和行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周边区域活力。

  本设计在菜场、社区公共空间和住宅内部三个层级上设置了与种植相关的空间。



  一层菜场中间的大面积公共空间为向城市居民开放的植物园。

  二层平台公共空间为提供给社区居民的种植空间,在每户住宅内部也设有功能不同的阳光花园。



  种植在公共领域为城市居民的社交创造了条件,在私人领域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元素,为住户和周边居民创造更好的感知体验。


活力社区——孙益赟








  作者在对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周围很多的住宅平台的模式是共享的,成为居住空间的补充,服务居民,为他们提供了活动空间。



  平台,作为当地中高容量社区空间的一种策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设计从这一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引入平台这一概念,构建一个活力大社区,让功能丰富的平台服务于社区,同时也为城市提供新的活力空间。



  本设计意图为古镇注入新鲜血液,创造有生机和活力的社区氛围,将平台功能定义为亲子活动,是住宅围绕平台,形成内向的体量策略,提供安全感,挡住城市道路上的尘土与人流感知。


  平台的存在使城市人流分为三个层级,

  即底层菜场使用者和行人,

  二层亲子活动平台使用者和三层以上住宅的居民。


(二层亲子平台)

  层级过渡让底层菜场成为开放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二层亲子平台提供远超过75户住宅的活跃气氛,而住宅平台在感受氛围的同时,也享有自己住宅的平台空间,保证居住的舒适程度。



  在平台设计上按动静、行为流线划分了区域,并与住宅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干扰。   夜间菜场关闭时,只要关闭部分出入口和闸门,底层的广场、咖啡厅和厕所等依旧可以使用,并为充满活力的平台提供服务。


持续的活力——王微琦



  菜场的营业模式导致其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存在空缺,进而导致公共空间活力的丧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这个设计。



  这个设计开始于一系列调研,

  在对基地的调研中,发现朱家角地区缺乏尺度适宜、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考虑到菜场具有极大的公共性,菜场边的公共空间恰能做为补足,因此尽可能长的延续菜场边的公共空间的活力,是这个设计的出发点。

  


  为了补足使用时间上的空缺,需要引入其他商业功能,并将集中菜场的部分功能拆离,使其不受菜场关门时间的限制。

  根据一系列对于现存商业空间的调研,确定了所需引入的商业功能,并按照使用时间、使用方式进行安排布置,实现了对公共空间使用时间的延续。



  住宅的布置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灵活自由,均匀分配资源,二是为底层的广场提供覆盖,引发不同的活动。

  因此将住宅架起,在隔除气味和噪声的同时可以在场地上自由的错动,满足住宅自身对日照的要求和广场对顶部覆盖的要求。


  架起的住宅产生了二层的空间和平台,作为公共性的底层和私密的住宅层的过渡,被赋予了多重使用功能,供下二者更好地使用。


小菜场上的家——肖艾文

 





 岛——葛子彦

 

(岛 模型)

设计的关键词是岛。

  

岛的概念是由一层花园和住宅的组群所形成的。


相对于住宅组群的独立性,通过斜线轴线的引入,将人流引入场地内部,菜场和公共空间组成了一个穿越的街角相对自由的状态。


此外通过从底层住宅花园延伸出来的斜线墙体来消解掉花园本身在一层的实体感,这些墙体本身通过开洞的方式也为一层带来了视线上的穿越感和层叠感,在视线上将花园和公共空间叠合起来。


(岛 模型)

菜场的布置是沿街角组织的分散菜场,通过一些廊道将分隔开的菜场组团联系起来,公共空间则是按照人流斜线穿越布置的,沿人流向所组织形成的两处广场由于本身围合的空间范围不同,其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岛 局部)

一为由菜场围合形成的相对活跃的广场空间,并通过阶梯和咖啡吧的设置增加其活跃性,大台阶也可作为露天电影使用。


另一公共空间则是被墙体包围起相对安静的空间布置有老年活动室为社区所服务。


(岛 露天剧场)

花园和住宅组织形成的岛由一旋转楼梯所联系。

  

住宅本身通过体量错位的方式形成前后入户和南向阳台空间。

  

从进院子的那种独立性,到上楼过程中对花园氛围变化的感知,再到入户花园空间,最后到住宅内部的南向阳台的户外空间。

  

整个从公共到住宅内部都是由户外花园空间所组织形成的。入户的路径上空间氛围也随之转变。


The Sky Village——杨楷雯

 (The Sky Village 模型)

作者试图探讨如何在城镇中心地带创造一种新型的住宅体系,在多层的商品房中设计出一层、二层的民宅尺度的居住环境。


(The Sky Village 局部)

当住宅与菜场联系起来时,希望作为公共空间的菜场能较少程度的影响上面的居民,保证居民的私密性,因而将菜场覆盖在一块平台下。

 

菜场之上的平台通过规整的柱网结构架起,上面分布着轻钢结构住宅,形成统一秩序下的自由。


(The Sky Village 分析图)

通过平台的高度错动和方向错动,是每个单元都能有自己的花园和俯瞰到各个角落的屋顶花园。


(The Sky Village 剖透视图)


(The Sky Village 立面图)

并且根据可达性放置一系列的社区设施和公共设施,使整体形成一个立体社区,成为朱家角的一道亮线。

两个世界——吴鼎闻

 

(两个世界 模型)


(两个世界 局部)


(两个世界 局部)


(两个世界 局部)


(两个世界 局部)


(两个世界 局部)


最有叙事性:穿越——顾梦菲

 (穿越 模型)


(穿越 概念 )


(穿越 局部)


(穿越 局部)


檐下——季文馨



 (檐下 模型)

     方案以屋顶为主要元素,以新的方式再现坡屋顶这一水乡特有元素的同时,提供多样的檐下空间及丰富的居民、市民活动空间,意图以屋顶这一为当地居民熟悉的元素,唤起对于古镇生活的记忆,为这个空间带来新的活力。


 (檐下 分解轴测图)

方案中利用二层平台的逐级抬高,形成了层层向下、层层递进的屋顶,向外挑出不同长度的屋檐,则带来了多样的行走体验,与古镇街道中断断续续的屋檐相呼应,在形态上高低错落,形成以住宅挑檐、菜场挑檐、户外棚子三者有机结合的立体屋顶体系。


 (檐下 形态生成图)

基本单元仅有4个,但相互结合后再加以变形,就带来了多样的住宅类型。


住宅以“Z”字形形成组团,相对于二层公共平台部分进行了抬升,以保证住宅私密性。


住宅组团的轮廓将二层平台夹逼形成窄街道、小广场相间的居民公共空间,这也与古镇街道与水桥、码头等公共空间的空间关系相呼应。


(檐下 局部)

菜场则组织在二层平台的住宅投影部分之下,其余空间开放为公共空间,并布置有多样的功能:咖啡吧、露天影院、健身区、自由摊贩区、儿童活动区。


住宅平台的逐级抬升为菜场带来侧向采光,二层小广场部分开洞,与公共空间的活动相对应,产生居民和市民活动的垂直向度的互动。


(檐下 局部)

沿街一圈设置了高低错落的棚子,与住宅及菜场外挑的屋檐相互交错,形成了沿菜场外沿一圈屋檐下断续的行走体验。

游憩——袁蔚

 

(游憩 模型)

  该设计以朱家角古镇中巷道穿行的感受为出发点,以“游憩”为关键词贯穿整个方案中,营造能够唤醒古镇空间记忆的菜场空间。


(游憩 局部)

  方案通过曲折的路径和闲散的庭院,将社交、休憩等附属需求也串联在了菜场空间中。

  原本单一的买菜的体验得以被延长和丰富。


  公共空间的设计融合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在一定时段为流动的摊贩提供空间,提升了菜场的灵活性,巷道穿行为“游”,庭院交流为“憩”,底层空间的一切公共活动都是在两者交叠呈现中形成的。


(游憩 局部)

  住宅以二层的游廊连缀起来,散布在底层菜场的各个区域之上,

  居住者进入二层后经过曲折的廊道到达户前的小花园从而入户,

  这种水平向的路径与底层菜场巷道的行走体验相契合。


  同层南向入户的联排住宅压缩了公共交通面积,削弱了室外活动对居住者的影响。

  使得住宅空间的采光面和独立性得以保护,住宅户型采用跃层的模式。两户均摊住宅底层分别形成各自的会客交流空间。


(游憩 局部)

  其二、三层分别为各自的居住生活空间。


  从而将较为私密的居住部分抬升到地面九米以上的位置,一方面弱化菜场气味及噪音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更强调私密性,使居住者在熙熙攘攘的菜场上获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一隅偏安。

后台回复

“小菜场上的家”

获取图集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凡加最新课程信息,寒假课程打架报名中~


编辑丨小加

/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凡加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

van@shjifan.com

/

凡加方案手绘交流群: 609483515

电话:400-022-1066;18117140286

地址:同济大学校本部国际设计中心西楼102室(北校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